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直挂云帆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17.欢欢乐乐过大年

虽然见多识广,可怎么也没见过这么上百的男女老幼单单为了一个产妇而聚集在产科的手术室外面,所以女护士还是有些晕,也还是有些生气,用自己修剪得很整齐的手指指着围在周围的那些大大小小、嘻嘻哈哈的孩子们问道:“可是这些小孩呢?这里是医院,又不是游乐园,你们跑到这里干什么?”

“他是我弟弟。”那个喜形于色的王家老四在回答:“我是他哥哥。”

“我也是。”那个时候,刚刚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的首长(详见拙著: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还不是**高官,也没有那么深的城府,更没有那么的老练,也喜欢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喜悦:“我是他的大哥。”

那个时候还仅仅是个中学生的王大海也不甘落后:“我也是他的哥哥。”

王大为更是高兴,也会大声的说着:“我是老三,生的那个九斤的男孩是我们王家老五!也是我的弟弟!”

“你们这是干什么?是不是讲人多?这里是医院,要保持安静。”那个护士在警告他们:“王家五兄弟有什么了不起?我还见过十兄弟的呢。你们退出去好不好?你弟弟还在睡觉呢。”

人家是护士,自己的弟弟的小命还在人家手里攥着的,那可大意不得。清楚了这一点,王家兄弟与他们差不多大的那些孩子就和他们的父辈一起很自觉的退出了医院的产科,走出住院大楼的时候,那些照明的灯光还没有熄灭,还有些烟花鞭炮在中心城区此起彼落的继续在响着,于是,就在大年初一还没有露出那一年的龙年第一缕晨曦的时候,一些男人和孩子就在医院住院大楼前的空旷处又噼噼啪啪的放起鞭炮来,当然还有带着呼啸一飞冲天的冲天炮。

南正街的人就在本来因为春节、有不少患者回家、显得有些冷清的医院里用自己的方式庆祝那个九斤男孩的诞生,也通过那些鞭炮来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于是大家又热闹了很长时间,也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医院的保安叼着南正街的人给的香烟站在一边看着,没有很强硬的上前制止,也没有大声的呵斥:今天是大年初一,谁都想在中国人的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讨个吉利,自然就会高抬贵手。

王大年的名字是王家老二和老三的妈妈周老师(详见拙著: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给取的。峡州一中从来就是峡州最好的中学,人家周老师当时是峡州一中的语文教研室负责人,无论是文学造诣还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南正街的那些人看来都是一流的。她说当医院外面的鞭炮热热闹闹的鸣响的时候,她们那些南正街的女人们就第一次看见了那个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肥头大耳的九斤男孩,听见了他那大声而高亢、无拘无束而自由自在的啼哭声,就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属龙的男孩子了。那个时候周老师就想起了“欢欢乐乐过大年”这句话,王大年的名字就那么诞生了。连杨大爹也说好,自然也就一言为定了。

生在大年初一的王大年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出生的那一天正是龙年的第一天,一个九斤重的胖男孩长得肥头大耳、细皮嫩肉,没有人不喜欢,同一病室的所有产妇都要抱抱那个显得很敦实的孩子,说是要沾沾福气,就连那些见多识广的医院的医生护士听到这个消息也喜欢抽时间转过来看看这个又重又好看的男孩子,摸摸他的大脑袋、亲亲他的胖嘟嘟的脸蛋、抠抠他的小脚板、拍拍他的肥屁股、听听他的大嗓门,就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个个都说这个九斤男孩有福,抢在龙年的最开头当然是大吉大利。

峡州人很讲规矩,南正街的人就更讲规矩。每一个到医院来看过九斤的人,不管男女老幼、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得到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鸡蛋,当然是荷包蛋,红的糖、白的皮、黄的蛋心,有好看又好吃。虽然只有两个,都知道人家取的是“好事成双”的意思,可是那一两天到医院来看九斤的人太多,南正街的自不必说,医院的自不必说,听到龙年伊始就有了一个九斤重的龙宝宝的消息谁都先来看看热闹。

于是原本因为过节应该显得有些冷清的医院就因为这个九斤婴儿的出生就一夜之间变成了闹市,简直比公园、超市和百货商场还热闹,从早到晚、川流不息的全是到访的人,那间病室总是人满为患,连转身都不可能。好在春节期间病人少、产妇也不多,院方就索性专门给水手的老婆和她的九斤儿子腾出了一个单独的房间,可也依然是热闹非凡。

那个龙年的大年初一又是一个好天气,天上出了明晃晃的太阳,到处都是暖洋洋的。南正街的孩子们就在街上继续放鞭炮、玩游戏、吃东西,女人们就三五成群的坐在青石板上的街边一起谈闲话、嗑瓜子,当然还有当年很盛行的杂糖,也就是京果、酥饼和麻片的统称。男人们当然会打扑克,已经开始跟着总设计师学习打麻将,那个时候还不会换三张,也没有血流,也不会翻番,不过就是麻将的初级阶段。

龙庆丰开着他的那辆屁股后面冒着黑烟的三轮摩托从医院回来了,还没有停车,声音就大的像春雷:“妈的,你们还在这里坐着晒太阳,医院没有鸡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