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虞世藩是已时走进的李云双房间,然而到了申末才走出来。

&ep;&ep;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足足在一起待了三个时辰,甚至其间连午饭都没有吃。

&ep;&ep;书房之中,虞老爷手头上正在批阅公文,然而脑子里却一直考虑着小屋子里面可能发生的事情。

&ep;&ep;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ep;&ep;忽然烛花一闪,一个黑衣蒙面的人瞬间出现在书房之中,向虞嵩跪下行礼道:“回禀大人,按您的吩咐,卑职详细的调查了那女孩的身世,她是李松华的女儿。”

&ep;&ep;虞嵩对于这个习惯不走正门的属下已经习以为常,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想了片刻,问道:“就是前些日子带着百姓去郡衙讨说法,最后死在县衙的那个私塾先生?”

&ep;&ep;黑衣人点点头说:“回禀大人,正是。”

&ep;&ep;虞嵩皱眉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加收赋税横征暴敛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弄出人命,我早就想办了崔伊长,只不过担心影响任务和边境的安稳才一直没有动他,等此件事了,看我怎么收拾他!”

&ep;&ep;黑衣人态度十分恭敬,颔首道:“回禀大人,以卑职对大人的了解,如果不是娶了一位有钱的夫人,恐怕大人刮起民脂民膏要比崔郡守疯狂的多。”

&ep;&ep;虞嵩翻了个白眼道:“我说...你应该知道本官的官阶要比你大上很多吧。”

&ep;&ep;被称为影子的黑衣人愈发的恭敬,说道:“回禀大人,卑职知道,所以卑职对大人一向十分尊重。”

&ep;&ep;虞嵩哼了一声,决定不和他一般见识,继续问道:“还查到了什么?”

&ep;&ep;影子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翻了翻答道:“回禀大人,李云双不是李松华亲生女儿,她娘也不是本地人,二十年前从南京逃难出来,带着女儿一路向北来到敦煌,危难之际,是李松华收留了他们娘俩。”

&ep;&ep;二十年前,四王之乱,靖难之役,南京城被围,多有士族大户举家出逃,倒也不算奇怪。

&ep;&ep;“这女孩多大了?”

&ep;&ep;“回禀大人,二十二岁。”

&ep;&ep;“确定是二十二岁,不是二十岁?”

&ep;&ep;“回禀大人,户籍所记载,是二十二岁。”

&ep;&ep;虞嵩知道这个属下是一个很严谨很认真的人,凡事都会找到万全的证据,记录在他手中的那个小册子里面。

&ep;&ep;不过有些时候,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的。

&ep;&ep;虞嵩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本官面上的身份是郡丞,乃是主管户籍的官员,所以很清楚在对于这种外地流亡而来的人,在登基造册的时候,只会核对路引文书,而年龄岁数全凭他们自己申报,所以...有没有可能这个女孩其实只有二十岁,但是对别人说谎已经二十二岁。”

&ep;&ep;影子第一次抬起头,把目光从小册子移动到虞嵩身上,问道:“大人怀疑李云双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那个人,可有证据?”

&ep;&ep;虞嵩摇摇头说:“没有证据,但我觉得她有问题。”

&ep;&ep;影子也摇了摇头说:“没有证据,您凭什么觉得她有问题?”

&ep;&ep;虞嵩换了一个舒服的坐姿,翘起二郎腿说:“干我们这一行的,直觉很重要,我觉得她有问题,这就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要找出证据证明她有问题,这是你的工作,而不是我的工作,因为,我的官阶要比你大上很多。”

&ep;&ep;“回禀大人,您真的很无耻。”影子已经很习惯于上官的无耻,所以丝毫没有动怒。

&ep;&ep;虞嵩没有理会下属的责问,用手指轻轻点着桌子,沉吟片刻,说道:“我会想个办法打草惊蛇,你盯紧那个女孩,看看她会不会露出什么马脚,另外再想想办法查一下她的真实年龄。”

&ep;&ep;虞嵩吩咐完,侧着耳朵听了听,道:“我那个宝贝儿子好像朝着书房来了,你先下去吧,记住交代你的事。”

&ep;&ep;“属下明白,属下告退。”影子站起身来,推开窗户准备离开,忽然听到虞嵩叮嘱到:“小心点,如果真的是那个人,那她身边说不定会有高手,有什么线索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不要孤身犯险。”

&ep;&ep;“大人若是这么关心卑职,不如先把上次借的一百两银子还给卑职。”影子头也不回的说道。

&ep;&ep;在得道虞嵩否定的答复之后,影子愤然一跃,从窗子纵身跳了出去,瞬间不见了人影。

&ep;&ep;影子刚刚离开,虞世藩便大步流星的推门进来,叫嚷道:“爹!郡衙的文书卷宗都在何处?”

&ep;&ep;这是李云双求他帮忙查证的,虽然她现在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是李松华毕竟养育了她这么多年,李云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