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靖国公,靖那个字的含义是平安、安静,显然是与给人印象十分好战、好战到四方开战的刘行极其不相符的。

但与那个不相符的字相比,满场为之惊住的原因是许多人认为刘行会借此机会要封王、结果却只是给自己封了这么个公爵。

不过一等公爵,已经是当今大宋最高爵位了。宗泽的功劳做了刘行卓著功勋的陪衬,赵榛这次宣读完反而没有引起任何嘈动。

相反,绝大多数、包括坐在两侧高台上朝中群臣无不都是一脸欣喜的神色。

从满朝文武和场中一众商人新爵的表情中,赵榛看出了刘行如今真的已是众望所归。从那些欣喜的目光中,坐在最高处的上圣太上皇赵佶知道他再如何谋划、恐也难以将前面站着的那个年轻人手中至高权利再夺回来了。

就在赵佶、赵榛父子心中有所思的时候。

濮亲王赵伯驹突然抢上前去两步、站在赵榛身旁后猛地高举双臂大声喊道:“陛下英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公威武、刘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陛下英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公威武、刘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公威武、刘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十三岁的小亲王率先振臂高呼,场中人才倏地醒悟、也纷纷站起身高声附和。可是那附和声第一遍还有皇帝陛下的事儿,到了此后的几遍、陛下万岁没了,只剩下了刘公。

面对此情此景,赵佶的心底里再次一沉、彻底凉到了冰点。听到那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赵榛的脸色也随之沉了下去。

看到那一对父子的表情,刘行心底却是一阵痛苦和窃喜:嘿嘿,老昏君和小疯子,现在你们该彻底知道权利到了小爷的手上,从此就不会再有被你们父子夺回去的可能了吧?

外有领兵之人,杨沂中、岳飞、刘錡、刘锡、吴玠、杨幺,那都是小爷的好兄弟、亲如手足的兄弟。你父子二人若是敢来夺权,小爷就算下野这天下也会迅速地变得一片混乱。

我那一众领兵的兄弟集体调转兵锋,随时都能让你大宋王朝再次被灭掉。就算他们不跟你父子公开造反,集体玩一出拥兵自重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这大宋怕是要变成又一个诸侯割据的东周。

内有诸王群臣坐镇,种师中不再是过去那个愚忠的武将、苏权帮小爷抓紧了大宋的财源,更有雷震将御前十军牢牢掌控。

不用等到领兵在外的那些兄弟返回,只要你父子二人敢跟作死,随时近卫军一个哗变就能送你俩去见十殿阎罗。

即便不杀掉你俩,小爷让苏权停止调拨、就算赵鼎的户部也会迅速陷入无钱可支的窘境中去。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没钱的皇帝你更是难上加难、看你父子二人怎么跟小爷玩……

君臣各有所想,在那阵阵欢呼声中,拜爵台上在片刻间的反而仿佛陷入了一片寂静中。

坐在一旁的宗泽似乎是从刘行与那对父子皇帝的表情中看出了有些微妙,待那欢呼声稍变微弱时、他有手捅了捅坐在身边的种师中。

种师中还沉浸在刘行一呼百应、天下归心给他带来的喜悦中,被这一捅、转头看到宗泽的眼色朝着君臣三人挤了挤眼,他立即领悟,站起身走上前去挥手止住了那欢呼声。

制止欢呼继续,种师中来到了赵榛的身边、压低声音道:“陛下,您请继续册封。”

赵榛闻言,虽是心中很是揶揄、表情也显得极其不痛快,还是硬着头皮再次上前高声宣读起列诏中第三批册封名单来。

这第三批册封名单,先册封的部也都是公爵。只不过这些公爵与方才刘行、宗泽那五人不同。那五位公爵是世袭罔替、也就是“铁帽子”公爵。

“铁帽子”公爵是可以传给子孙的,虽然传下去的时候会降三阶,但却是真有传承之例的。

而第三批名单中的公爵,部都是世爵。何为世爵呢?世爵就是只限其本人在世时享受爵位的荣耀、爵位的禄金。其本人一旦去世了,其后人是不能继承爵位、继续传承下去的。

所以罔替公爵虽然与世职公爵在待遇、俸禄、品阶上没有差距,可是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

那么这第一次被册封为世职公爵的都有哪些人呢?第一人是三等唐国公、金管总署知事、户部尚书赵鼎,第二人是三等郑国公、总督刘子羽,第三人三等楚国公、正领兵在雪域高原作战的东川巡抚张所。

赵鼎的功绩无人不知,刘子羽父子两代为国尽忠、殚精竭虑也是人人尽感当授。如果在加上刘子羽他老爹为大宋留下的功绩,许多人甚至认为就算给建州刘家一个罔替公爵都不为过。

赵榛先宣册的三人中最后一人张所更是河北敢战先抗金、再有五台建基襄助刘行重建朝纲的头等大功,也是众望所归。

在这三人之后,赵榛突然停住了宣声、先是盯着那诏书看了看。

接着他一转头,错愕地轻声对刘行问道:“刘太傅,原本不是议定还有刘锡将军、吴璘将军和苏尚书等人的吗?为何、为何那些卿家的名字不见了?”

微微一笑,刘行也压低声音、轻声答道:“吴璘功勋虽足以封公爵,然则他自己前日主动上表、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